全国参与全民拍 春华秋实全镜收

○《一环夜景》郑成功摄于北一环路财富广场


○《要幸福就要奋斗》徐殿奎摄于合工大南区地铁站外

○《幸福“二宝”》虞俊杰摄于蜀山区龙居山庄

○《三代情》程慧摄于荷叶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5月21日0:12,全国秋实全镜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参全春华当天第一个新生儿在众人期盼的民拍眼神中呱呱坠地,摄影师张东俊抓拍下了这一生动的全国秋实全镜画面,开启了合肥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的参全春华序幕;5月21日23:58,太湖路和徽州大道交口,民拍一位大姐在夜市卖完了她自制的全国秋实全镜特色小吃,带着满足的参全春华笑容愉快地归家,摄影师刘兵生抢拍下了这温馨的民拍一幕,预示着“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圆满落幕。全国秋实全镜在5月21日的参全春华24小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拍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和普通市民纷纷把镜头对准了合肥,全国秋实全镜科研院校、参全春华工厂企业、民拍医院学校、社区公园、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或举着相机,或持着手机,将大美合肥的普通一日“镜”收眼底,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出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万种风情。
摄影家将镜头“聚焦”凡人小事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徐殿奎是我省唯一参加过1991年“上海一日”摄影活动的摄影家。时隔27年的今天,他又参加了“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与过去对比,感触良多。他说:“时代真的不同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合肥一日’规模更大,参与者更多,办得更好。”
5月21日当天,徐殿奎来到了正在拆迁改造的葛大店,并走进合工大南区地铁站观察众生百象。“刚走到站口,我就看到了一块公益宣传牌,上面几个大字非常醒目:‘要幸福就要奋斗’,正好牌子前有位环卫工人正在劳动,我觉得这个画面非常应景,立刻抓拍了下来。”徐殿奎说,合肥是个幸福城市,这与人们的辛勤奋斗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了各行各业奋斗者的不断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么美丽的合肥,这张照片我觉得是‘合肥一日’的真实写照。”除了这张照片,徐殿奎还拍摄了很多地铁站中的普通人,有高龄老者看报学习的场景,也有一对年轻情侣携手走过“爱你没有终点”爱心广告牌的甜蜜画面……在这些照片中,合肥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展露无遗。
徐殿奎说,这次参加“合肥一日”,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全民参与”的氛围特别好。“全民参与,图片的视角会更平民化。大家的镜头更关注于凡人小事,展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接地气的作品格外动人。”徐殿奎说,在当天的拍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很多市民纷纷举起手机,在拍摄自己感兴趣的画面。“他们看到我,都过来和我交流,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呢。”
对于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东俊来说,5月21日零点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要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驻守,拍摄下代表希望和初始的当天第一张照片——第一个新生儿出生。
张东俊说,这张照片意义重大,为此他提前做了很多准备。“经过前期和医院的沟通,5月20日夜里11:30,我就赶到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这时,手术室那边传来消息,有一台剖宫产手术即将进行,张东俊立刻赶了过去。经过消毒、穿隔离衣等一系列准备,当晚11:52,手术开始。“我一开始不便进去,就等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等到孩子快要出来时,我再进去。给我拍照的时间就只有几秒钟。”5月21日0:12,孩子出生,张东俊抓住这关键的几秒钟,拍下了当天的第一张照片。“我本人是学医的,曾经从事过十几年的医务工作,对这个环境比较了解,知道站在哪里拍角度最好,所以拍摄比较顺利。”张东俊有过不少拍摄新生儿出生照片的经验,“2000年1月1日零点我抢拍过‘世纪婴儿’的照片,还拍过‘守护生命’的一组照片,经验比较丰富,所以这次也拍得很快。”
“合肥这座城市我天天拍都拍不够”
“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的启幕,也吸引了很多媒体摄影记者的广泛参与。他们,是合肥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合肥一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合肥每日”,他们每天都奔波于合肥的街头巷尾,按下快门,记录这座城市的一点一滴。
合肥晚报摄影部主任、安徽图片网总监郑成功,从2005年起便专注于拍摄合肥,并立志“把合肥的所有照片拍好”。十多年来,他每天坚持凌晨3点起床观察天气,凡天气适合必定出门拍摄。平均每年拍摄一万多张合肥的照片,成品照片每年就达2000多张。2009年曾举办过郑成功“美丽合肥”摄影展。
5月21日当天,郑成功依旧凌晨4点出门,一天时间,跨越了大半个合肥城,直到晚上近12点才收工。“我当天4点出门,骑摩托车沿长江路一路向西,看到好玩的画面就拍下来。”一路上,郑成功拍摄了四季花海体育公园市民晨练的场景,拍摄了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员工们清晨上班的画面,又拍摄了豆腐基地工人们做豆腐的全过程……从下午到晚上,郑成功还拍摄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图片:新蚌埠路上的打铁匠、小区里热闹的“广场舞”、璀璨的一环路夜景、共享书店里认真阅读的爱书人……郑成功说,这些图片有的是无人机航拍,有的是他爬上18层高楼的楼顶俯拍的,可以说从各个角度真实记录了“合肥一日”。“‘合肥一日’对于我来说是‘合肥每日’,合肥这座城市,我天天拍都拍不够。”
合肥晚报摄影记者虞俊杰5月21日一大早也扛上摄影器材出发了,当天他要回访其曾经采访过的一个“特殊”家庭,为他们拍摄一张别具意义的“全家福”。这个家庭是合肥乃至全省第一个“单独二孩”家庭。
2014年2月23日,合肥首个“单独二宝”刘更生降生,虞俊杰第一时间拍摄记录下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幸福时刻。时隔4年多,当初那个襁褓中的小毛伢现在已经上了幼儿园,虞俊杰特别在5月21日这天回访了刘更生一家,再次记录下了这个幸福家庭普通一日的温馨生活。“现在,二宝家庭越来越多了,但我回想当时我拍摄合肥首个‘单独二孩’家庭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时间一晃就过去了4年,现在小更生慢慢长大了,很可爱,也很懂礼貌,这个家庭的一日,是合肥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普通一日的缩影,能够记录他们的‘一日’,我觉得非常荣幸。”虞俊杰说。
市民眼中的“合肥一日”异彩纷呈
“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是一场全民的摄影狂欢,很多普通市民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拍摄下了自己眼中与众不同的“合肥一日”。
合肥供电公司员工、摄影爱好者朱志恒平时热衷于拍摄合肥人的文化生活,尤其喜欢戏曲。5月21日当天,他琢磨着要拍一些能展示合肥特色文化、代表城市印记的照片,为此提前两天就开始四处打听合肥的文化讯息。“经过多方了解,我得知安徽省徽京剧院正在排新戏《包拯出山》,于是我就想去现场,看看能拍些什么。”5月21日上午,朱志恒来到了省徽京剧院,正好看到演员们在排练,经过了解,他得知这次的《包拯出山》塑造的是一个年轻的包公形象。“包公是我们合肥的名人,平时给我们的印象是黑脸、威严,但这次《包拯出山》展示的却是一个小生的包公,让我感觉很新鲜。”当天,朱志恒拍摄了很多演员排练过程中的花絮,也从中领略到了一个全新的戏曲包公形象。
对于参加“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朱志恒表示感觉非常棒。他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拍摄活动,他的很多同事也都参加了。“我是从文化的角度拍摄,我的很多同事则拍摄的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比如到巢湖野外去拍变电站,拍光伏发电设备。”朱志恒表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现在也喜欢拿起相机、手机,用镜头记录生活,感受每一天的变化,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摄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身体健康,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好心情。我想,这也是‘合肥一日’摄影活动倡导全民参与的意义所在。”
蜀山区荷叶地街道妇联主席程慧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5月21日,她也参加了“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并把镜头对准了基层社区百姓和他们的生活。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关注最草根、最接地气的群体。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这是我们在从事基层工作中感受最深的,我希望用镜头把这些都给记录下来。”当天,程慧拿着相机、手机,在荷叶地街道辖区内扫了一圈,从幼儿园里正在绘画的可爱孩子们,到卫生服务中心带宝宝体检的幸福一家人,从学校门口接孩子的操心家长,到超市里笑脸盈盈的售货大姐……在程慧的镜头中,社区大家庭的生活温馨又和谐,透着朴实无华的烟火气,让人觉得幸福又踏实。
“5月21日这一天,我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有意义的事。生活本身是美好的,如果用发现美的眼光,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你会发现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真挚而感人的故事。这是参加‘合肥一日’拍摄活动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秦鸣
(责任编辑:知识)
-
退伍不褪志,热血永流淌!部队服役时种下的挽救生命之“种”,他始终默默坚守。20余次无偿献血,8000多毫升血量,17年来,储小三以满腔热血践行着军人的铮铮誓言。4月2日中午12点,潜山首例造血干细胞捐 ...[详细]
-
本报讯2018年12月31日晚,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合肥市文广新局、合肥市文广集团联合主办的“创新之都”曲艺情景故事汇《七十二家创客》在合肥大剧院跨年首演。整场演出由8个节目组成,以创客、科学家、服务人 ...[详细]
-
图为改造后的经开区回祥小区。徐火炬摄□宋晖记者项珍2018年,我市24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整治改造,27659户居民的家园旧貌换新颜。小区路平、灯亮、环境美,一改原先脏乱差的形象。新的一年到来,又一批32 ...[详细]
-
2018年12月上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专家组对岳西县古井园、鹞落坪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通过实地察看了解有关情况,并对两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成效予以认定。近年来,岳西 ...[详细]
-
校园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是筑牢保护“安全墙”的第一道防线。近日,记者深入池州市主城区多所学校探访,看看这些学校如何以实际行动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来到贵池区秋浦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内醒目的安 ...[详细]
-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记者从池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近日,经池州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委派的评定小组现场验收、池州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公示,石台县世界村水文化博览园和青阳县天下粮 ...[详细]
-
金寨路高架沿线、芜湖西路、南淝河十八座桥梁等一批景观亮化改造项目将加快建设,不久合肥城区有望增添更多靓丽夜景。近日,记者从市城乡建委获悉,今年围绕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会继续下足“功夫”,完成一批民生项目 ...[详细]
-
本报讯巢湖渔业生态市级保护区50万亩水域1月1日开始实行永久全年禁捕,包括主水体滩涂及各通湖河流河口水域,停止一切生产性捕捞作业。永久全年禁捕水域为巢湖渔业生态市级保护区,范围南至兆河河口,东至散兵镇 ...[详细]
-
王楚钦、孙颖莎成男女单头号种子 看国乒争金决赛国内观众不用熬夜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竞赛将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在法国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拉开战幕。根据巴黎奥运会网站公布的赛程显示,乒乓球项目的决赛均在北京时间黄金时间上演,这意味着看国乒众将争金不用熬夜了。据悉,女单 ...[详细]
-
2018年12月29日,由群众自办、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晚会——大通镇2019年乡村春晚暨第三届群众文艺团队调演,在大通镇举办。晚会由双柳村广场舞《美丽中国》拉开序幕,齐庙村歌手修才林的歌曲《不忘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