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发布时间:2025-05-29 03:07:2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12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 六安红色文化资源厚重,位于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30多万名六安人为国捐躯。这里,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位开国 。

  12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 六安红色文化资源厚重,安徽安让位于大别山区的红色焕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文化重要发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时代30多万名六安人为国捐躯。光芒这里,安徽安让走出了洪学智、红色焕皮定均等108位开国将军,文化在革命中心区,时代乡乡有将军、光芒村村有烈士、安徽安让户户有红军。红色焕

  进入新时代,文化如何将优势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工作动力,时代成为革命老区人民面对的光芒首要课题。

安徽六安: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传承红色文化首先要对党史、军史、地方史进行认真研究梳理,以‘深山采玉’之功,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六安市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认为。

安徽六安: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2016年以来,金寨县整合党史、地方志、档案馆以及博物馆,成立了由30多人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红色基因传承的研究工作。

安徽六安: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通过重新整合机构与人员,之前分散在各自领域单打独斗的党史研究者不再势单力孤,部门内部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同时,通过研究共同的党史课题,研究者之间也实现了新老传承。”胡遵远深有感触。

  六安着眼于校地合作,积极搭建红色文化智库,精心策划重大红色主题研究,通过整合皖西学院、市委党校、社科联、党史办相关力量合力攻关,推出各类党史著作120多部。

  2020年1月,由六安市、皖西学院共建的“皖西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升级为“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中心”。同年,皖西学院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共建的“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也正式启动。“通过搭建一支跨地域、跨学校的党史研究专家团队,未来,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对大别山精神的学理支撑研究,期待能够为皖西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传承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坐标。”皖西学院宣传部干部程曼说。

  • Tag:

相关文章

  • 宣城市:鲜花祭英烈 思念“云传递”

    丰碑寂寂凝风骨,青山郁郁寄哀思。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3月27日上午,宣城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宣城市老兵国旗护卫队队员、烈属代表等共40余人来到宣城市烈士陵园,开展“铸魂·20
    2025-05-29
  • 宿松县2024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暨先进典型表彰活动举行

    3月3日,宿松县举行“建功新松兹 雷锋志愿行”2024年宿松县“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暨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丽霞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上,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等五支志愿服务队伍展示了
    2025-05-29
  • 淮南市:爱国短视频 上好“第一课”

    “我们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一往无前……”2月27日,淮南市第三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上,一部爱国题材微视频《血脉》将耳熟能详的呼喊、振奋人心的影像展现眼前,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情节,深深感染着高一9)
    2025-05-29
  • 安庆市再添15位省级非遗传承人

    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5月14日公示结束,安庆市15位非遗传承人上榜。此前,安庆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7人,省级非遗传承人有40人,市级非遗传承人达201人。此次获评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分别为黄梅戏
    2025-05-29
  • 朱报平:退而不休献余热 初心不变助他人

    他是一名退休老党员,在文明创建中与志愿结缘;他是一名“手艺人”,发挥一技之长,打造“红先锋”小家电维修站……桑榆虽晚,为霞满天。他就是安民街道孙底社区“爱邻爱家”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红先锋”小家电便民
    2025-05-29
  • 淮北市:倡树文明新风 建设幸福家庭

    持续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促进新形势下和谐婚姻家庭建设,2023年以来,淮北市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倡树文明新风,提升居民文化自信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多层化阵地开展婚姻辅导。淮北市各县区婚姻登记处均
    2025-05-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