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书走进校园 鼓书有传承

  发布时间:2025-05-28 05:50:2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五四运动’争主权,群起反帝反封建;‘红船精神’不能忘,她是党的历史和源泉……”日前,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书的传承人岳仁宣走进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梁庵小学校园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伴随着指导老师的示范,小学 。

  “‘五四运动’争主权,省级书走书群起反帝反封建;‘红船精神’不能忘,非遗她是淮河党的历史和源泉……”日前,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书的大鼓传承人岳仁宣走进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梁庵小学校园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伴随着指导老师的进校示范,小学生们有板有眼地打着夹板,园鼓唱起鼓书。传承

  “淮河大鼓唱词讲究合辙押韵,省级书走书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非遗一般采用卧嗓和立嗓,淮河唱起来朗朗上口,大鼓听起来浑厚有力。进校”淮河大鼓书传承人、园鼓今年68岁的传承岳仁宣老人在指导学生的间隙,饶有兴致地向记者和身边的省级书走书师生介绍起来。

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书走进校园 鼓书有传承

  淮河大鼓书是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淮河两岸流传久远,当地上了年纪的曲艺爱好者都能说出几句,甚至唱上几句,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书走进校园 鼓书有传承

  “哧咚咚,哧咚咚!”高亢悠扬的大鼓声再次响起来,梁庵小学的学生们又围拢在一起,认真倾听着传承艺人的讲解,像模像样地敲起大鼓。

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书走进校园 鼓书有传承

  “淮河大鼓进校园,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不仅提升了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更丰富和活跃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梁庵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石屹告诉记者。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文化和教育部门指导各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组织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课、示范性教学展演展示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了解非遗魅力,自觉传承非遗。

  毛集实验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传媒管理科负责人陈士根说:“我们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活动,让非遗这颗‘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学校这片沃土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如今,毛集实验区每所中小学都发展起各具特色的非遗传习项目。当地“非遗进校园”所涉及的长期传承项目有近10个,参与亲身体验、技艺传承的学生人数1000余人,参加非遗赏析活动的学生近万人。

  • Tag:

相关文章

  • 亳州市:“三无”村的“和美”蝶变

    小怀村优美的人居环境。记者 任 雷 摄小怀村菊花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小香菊。记者 任 雷 摄小怀村组织的文艺演出。资料图片)花开成海,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寻着一缕药香,找到自己的定位。曾经“无产
    2025-05-28
  •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2019年年会在肥召开

    本报讯4月17日下午,中国城镇供热协会2019年年会在合肥召开,全国知名供热企业及专家学者云集,集体为供热行业未来发展“把脉”。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协同发展互助共赢共享绿色”,大会将持续到4月20日。据
    2025-05-28
  • 第六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今启动

    本报讯记者从第六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4月18日上午9时,第六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暨第十届“省直机关读书月”示范活动在合肥徽园举行。据了解,省直机关工委自2010年4月(第1
    2025-05-28
  • 魅力“老字号” 百姓“心头好”

    ○巢湖“八大碗”○庄墓圆子○泥鳅挂面老字号,日复一日的匠心传承,孕育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它们凝结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在时针的走动中慰藉人心。一块牌匾,一个烙印,“庐州老字号”见证了合肥几代人的成长。
    2025-05-28
  • “考研还有机会,救命不能拖延!”

    10月17日,安徽省立医院总院的一间采集室里,来自淮南师范学院的大四学生刘春和胡敏君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鲜红的造血干细胞从两名大学生的身体抽出后,旋即送往千里之外去挽救两位少年的生命。淮南师范学院体育
    2025-05-28
  • 绿色草原家庭节 将举行

    本报讯一年一度的家庭环保盛会如约而至,合肥市第三届绿色草原家庭节将于近期拉开帷幕。今年的合肥市绿色草原家庭节总共分为4项主题活动。4月~9月举办“美丽家园、万家共创”巾帼志愿服务“千万行动”;4月~5
    2025-05-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