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争渡”风景好 巾帼绽芳华
送法律、争渡送知识,榜样送健康、风景芳华送温暖……3月4日,好巾歙县徽城镇渔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歙县长青中学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帼绽其中50多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争渡成为一道亮丽的榜样风景线。
渔梁因水而兴,风景芳华当年辉煌一时的好巾徽商抵钱塘、下扬州,帼绽大多从这里起步,争渡是榜样徽商“梦开始的地方”。隋末唐初兴建的风景芳华“渔梁坝”,是好巾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有“江南都江堰”之誉。帼绽
“渔梁是国家5A级景区徽州古城的重要节点,也是不收门票的景点,平时人多车多,秩序引导、纠纷调处、环境保洁、便民服务等是社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张敏,调任渔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根据社区妇女的兴趣特长,分理论宣讲、非遗传承、邻里守望、文艺惠民、便民服务等类别,组建了5支巾帼志愿服务队,打造“争渡”系列社区品牌。
“渔梁社区外来人员多、新就业群体多、‘一老一少’居民多,各类公共服务需求突出。”张敏告诉记者,女同胞有着心思细腻、性情温和、亲和力强等优势,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今年1月份,渔梁社区79岁独居老人项爱菊去世,其亲属张罗完老人后事,专门来到社区居委会,感谢社区志愿者多年来对老人的关爱关照。原来,项爱菊无儿无女,有听力障碍,腿脚也不利索,从2017年起,社区巾帼志愿者巴胜子主动与项爱菊结对,一有空就上门嘘寒问暖,与老人谈心聊家常,帮助老人洗衣洗被、购买生活用品,在老人去世前从未中断。
在渔梁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有一排柜子摆放着洗洁精、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社区居民可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物品。服务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社区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其中巾帼志愿者有100多人,累计服务时长24850小时。
漫步长约千米的渔梁老街,一色的木排店面重楼挑檐、鳞次栉比,依稀可寻昔日的繁盛。2011年,渔梁老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渔梁老街中间高两头低,极像一条游动的大鲤鱼。”张敏说,老街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防火压力大,一到汛期,地势低洼的地方极易受淹。
2020年7月7日凌晨,歙县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渔梁老街进水最深处超过3米。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巾帼志愿者闻讯而动,挨家挨户查看灾情,连夜紧急转移和安置居民415人次,实现辖区人员零伤亡。洪水退后,社区组织志愿者和群众900多人次奋战一周,清理垃圾350多吨,防疫消杀3000多平方米。
社区的实际、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服务方向。近年来,渔梁社区坚持党建带群建,办起社区老年餐厅和老年大学,设立儿童活动中心,发动巾帼志愿者开展传承好家风、书香润童心、清洁家园、爱老助幼等主题活动近300场次,参与居民超万人次。
渔梁社区凝聚起辖区100多位巾帼志愿者的“半边天”力量,让社区这个大舞台好戏连台,相继捧回了全国学雷锋“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第八届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团中央“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社区等荣誉。今年,渔梁社区荣获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吴江海)
- ·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积”出文明新风尚
- ·亳州市区大寺巷里这块神秘的石碑书法出自谁手
- ·安师大“黄梅荟萃,戏传百年”调研团队赴安庆
- ·我省十项目入选全国“非遗+旅游”优选名录
- ·滁州市:各地文明家庭积极引领文明新风
- ·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精妙绝伦
- ·省级非遗传承人时泽雨鼓点铿锵唱非遗
- ·新安画派背景下新黄山美术 传承、创新与发展探索(上)
- ·余家强:白鸽献蓝天 星光照长夜
- ·皖南小城泾县墨韵万变纸寿千年
- ·歙砚传人期待更多年轻人学非遗、传技艺
- ·魏振强散文集《村庄令》读书研讨会嘉宾发言摘登
- ·马鞍山市:学习身边好人 传递榜样力量
- ·内府抄本《错中错》 从紫禁城边来到芜湖
- ·非遗技艺齐荟萃 赋能“宣纸+”墨韵生万变
- ·桐城派三祖画像的故事